《北京不向北》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不向北》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个北京广告人,在充满着尔虞我诈的商界里殚精竭虑的为生存卖命,在欺骗与被欺骗中中步步为营,竞争从来不会是单方面胜利的,夹杂着太多的不可估量的元素,无论是情感、财富还是地位,又或是自己的喜好,偏爱。胜和败的标准如此复杂,那么所谓成功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我在华信诺达的图书馆发现这本书,打动我无非就是两个让我听起来就十分火热的关键字,北京和广告策划能出现在同一部书的封面上,于是内心中的渴望与迫切足以让自己燃烧起来,那种对症下药的快感,让我觉得无论是从行为还是思想上都没有一丝浪费,所有的努力全部用在正确的事上,所以我花了十几个小时便完这本将近三百页的商战小说,这种狼吞虎咽式的看法,让我自己也感到吃惊,毕竟桌子上明晃晃摆着几本几个月都没看完的书,面对这种无言的讽刺,也颇感无奈,人对做自己喜欢的事是愿意多花精力的。
读完这本书其实我并没有太多感悟,一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商战小说,仅仅只是被好看的皮囊吸引,整本都是食之无味的灵魂。小说想要塑造的人物太多了,但说话的口吻语气几乎都是一个调,遮住名字完全分不清谁是谁,人物形象又该如何饱满?整个就像是游戏里NPC,在指定的时间出现,完成指定的任务,保证故事情节的持续推进,变成一部单纯的工具书,如此,我何不 ……此处隐藏1185个字……写字;给了你泪点四次,尽管你观影前读了别人分享的台词,还是没能阻止没被分享到的一句话戳中要害:
“我的整个生活好像都失去了指望……”
要是按照大牛悲观的说法,所谓关系都是自欺欺人,爱情都是荷尔蒙失调,没指望就跟感冒一样,都是常态。“没指望”这种感冒,这两年,你经常犯。指望这东西,是药,但你不能吃太多;是救命稻草,但你不能抓太紧。症状一出现,你要么在马路上暴走,要么在家写字,总之就是一个人安安静静。《圣经·旧约·以赛亚书》里说,“安静是与宇宙中某种更强大、更深邃的的力量最触手可及的方式,上帝说,你们的力量在于沉静与盼望中。”你从来都认为:安静胜过吃药,写字胜过奔跑。
说回电影。情节超出逻辑,人物绝对够二,名字却叫“不二”。这个佛教用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不求甚解,主要是你书读的太少,根本解释不清。倒是你抄的那个故事让你悟到了那么一点:
“有一个人天天背水上山,后来山上有了井,他还一直背着,有人就说,你干嘛还背着这个篓,他说后背冷。”不放是初心,放下是修行,本一不二。
写字对你来说算,就像背上的篓,你愿意“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算是你“信爱”的表现——信是信自己,爱是爱别人。没指望的时候,绝不自残发疯,绝不乱扔酒瓶祸害别人,绝不大声嚷嚷扰乱社会秩序,你别笑,人呐,别什么良好品德好上加好了,能摒弃不好的不遭人讨厌就过得去。早上醒了,一定画好眼妆再出门。
所以你得写。
信到此,还算不上情书,不肉麻,你心里有指望,那种感觉你描述不出来。顾城这男人比你细腻,就以他结尾吧
“你在我身边也好,在天边也罢,想到世界的角落里有一个你,觉得整个世界变得温柔安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