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don”为你整理了这篇聆听合肥四中吴英明校长《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交融中重塑学校的文化图腾》报告有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11月20日至21日合肥市基础教育第三届学术年会以及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教研协作体第七届年会在合肥市第四中学举行,我有幸被安排参加。会议的内容很丰富,有主场报告,有实地参观,有分论坛讲座,全程参与下来,收获很大,尤其是合肥四中吴英明校长的关于她们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报告给我的帮助更大,她的报告既有仙气,又有地气,既有天线,又有地平线,同行的市教研室副主任余仁里以及桐城二中支部副书记李友明就报告内容发表的真知灼见又给我以点化,使我于柳暗中春风拂面,于冰雪中喜笑颜开,现将自己的一些思考整理形成文字。
一所新建的学校怎样在较短的时间里确立形成自己的优秀的学校文化,合肥四中在这方面无疑给我们做了一个示范。
合肥四中创建于1929年,前身为安徽省省立第六女子中学,1956年正式定名为合肥市第四中学,2003年被确定为省示范高中,2009年学校整体并入合肥六中,保留学校番号,2015年在滨湖新区新建新的合肥四中,由合肥一中全面托管,2018年9月重启办学。九年的沉寂之后,迎来的是华丽的转身,异彩绽放;九十年的积淀之后,迎来的是厚积薄发,凯歌高奏。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新的合肥四中在学校文化的定位上最怕走不出合肥 ……此处隐藏1440个字……生活理念纳入学校的文化创建很有新意与诗意,十分可贵。参会人员时不时的被吴校长对学校对教育的那份深诚的爱所打动,“我能为学校做什么”、“我能为学生做什么”、“我能为老师做什么”、“我能为学校留下什么”,直抵心灵深处的发问拨动了我们那柔软的教育心弦,“水本无华,相荡而产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教育因感染而美丽,情感因共鸣而动人。
当然,我们在钟情于合肥四中学校文化的“无”中生“有”和“有”中生“优”的同时,也有些个人看法在流淌,这也是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和个体性的体现。
比如;高起点的校园文化是否真正浸润在每个师生员工的心头,表面呈现的就怕有好奇与新鲜的成分在其中,因为文化是要有“根”的绽放的;再者没有英雄的文化是难以传播的文化,这里所说的英雄就是其行为能够强化学校办学理念的人员;还有学校的文化是在“特别的解决事情”和“解决特别的事情”的积淀中才更有生命力的,前者是凝心聚力,后者是价值传递;又如“象”的形象不仅是视觉与物化,更要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然后再找到这种内涵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各种活动的切合点,互融共生,“象”的负重前行、心地单纯、稳健实干、温厚善良都是极好的精神品质,都应该成为师生心头的启明星和北极星;还有新的形势下学校的文化构建要在“融”和“润”上下功夫,融爱国主义和劳动教育于文化兴校中,融信仰教育和美育教育于质量兴校中,润书香雅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活动兴校当中,润立志成才和努力学习于使命兴校中。
一言以蔽之,学校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精细的种植校园文化因子,无畏困难,无畏风雨,坚定的走文化兴校的道路,绝不动摇,绝不退缩,让我们待嗅彼时的满园馨香!(作者:桐城市高桥初中校长 杨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