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常规要求
为规范教师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导处特制定以下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教学常规要求:
备课:备自己的课、备真实的课、备有效的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学校备课本着分层管理,因人而异,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彰显个性,二次备课,教后反思”的备课思路,本学期各科采用电子备课模式,教师可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功能,但绝不可以直接转载网上教案和资源,成为个人的备课,新入职教师,一年内需要手写备课。
备课格式与要求:
1、教师备课应做到“三读一思”,三读,即:一教师应熟读学科课程标准、熟悉各学段要求,注意“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和“教学建议”;二熟读《教师教学用书》,通读全册教材,领会编者意图,明确教学目的;了解教材有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三读学生,熟知学生的学力整体水平和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一思,即理清教学思路,思考明天的课该怎样上。
2、备课要提前一周,精心备好每一课,不得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
3、每篇教案教学目标要明确,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等要齐全;教学过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内容、形式、层次和方法应该有所体现;教师重点指导的内容、问题、方法应该清晰可见,教学环节应该紧凑、实在、灵活、高效。
4、研究设计好每课的实践性、探索性和开放性作业,并准备好教学用具等
5、语数教师有兼任其他学科教学任务的,其他学科也应该充分准备,认真备课,精心设计。
6、教师应养成勤于积累、及时总结、积极反思的良好教风,养成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优良学风,勤写教学反思。反思(后记)一定要及时写,主要记录教师教学过程中失误、深刻的感受、得意的做法、宝贵的经验,学生学习中的亮点、困惑,教学时的“灵机一一动”、新的教学火花……要抓住某一点具体地记录,做一些实在地分析、反思。要求课课有后记。
7、留有资料。教研组长要确定专人将集体备课时各人的发言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为后续的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上课:上完整的课、上有激情的课、上有纪律的课、上有质量的课。
上课前
1、设计好有质量的教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2、上课铃响前2分钟必须到教室候课,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及精神面貌;到功能室上课的学生,由任课老师负责,班主任配合,在上课铃响前到达教室。
上课时
1、严格按课表上课,音体美等综合学科课程不准挪作他用。
2、教态亲切自然,富有生气,富有感染力;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客观评价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注意学生课堂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听课效率。
3、注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
4、课堂教学中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渗透:提倡整合、强调体验、关注合作、尊重差异、倡导开放、深究取舍,把时间花在刀刃上,突出“实”和“活”。
5、留有充足的作业时间。语文、数学课堂作业基本当天完成,教师要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行为,切实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6、教师上课时不接电话,不接发短信,不中途离开教室,无特殊情况不坐着授课。
7、教师不能剥夺学生上课的基本权利,不讽刺、辱骂学生,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孤立学生。
8、不提前下课,不拖课影响学生休息及下堂课教学;认真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上课后
1、根据教学实践情况反思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2、认真及时批改作业,注意指导学困生作业,优先批改,及时反馈,加强作业习惯的指导和养成。
3、扎实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关爱学困生(特殊学生),提倡每天送给学困生“三个一”:送一个微笑,给一次鼓励,进行一次交谈。进行学困生转化有效途径研讨,建立后进生档案,汇聚教研组集体力量,研究本年级后进生特点,针对学科教学质量目标,有计划地合理安排补差方案,力争不产生新的后进生,转化已有的后进生。
●听课
加强听课、评课,教师每学期听课要不少于15节,听课要做好较具体地记载,听课后至少要写出评课意见。
●作业批改
批改及时、批改规范、批改全面、批改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