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知识点大家一定要理解,千万不能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相信这句话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上学的时候,在每个年级我们都听到过每科老师说过这样相同或意思相近的话。那时的我每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头脑中就有一个疑问:“什么是理解?究竟怎样才算理解了呢?”
直到后来我也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我才慢慢的明白:老师们口中的“理解”,并不能单纯的想象成语文学科中一个普通的词汇,即此“理解”非彼“理解”。
作为语文学科里的一个普通词汇,“理解”的含义有以下几种:简意为了解、明白。他意有:1.顺着脉理或条理进行剖析。 宋 苏轼 《众妙堂记》:“庖丁之理解, 郢人之鼻斲,信矣。”2.从道理上了解。《宋史·儒林传三·林光朝》:“﹝ 光朝 ﹞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3.指了解,认识。 毛泽东 《实践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4.说理分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生员於考试经古场,童生於府县覆试场,添《性理论》一篇,命题在濂、洛、关、闽书中,理解明晰,拔置前列。”5.见解。
而老师们口中所谓的“理解”,含义应该是这样的:理解=记忆+运用。即归根到底应该将重点放到运用上来,而这也真正体现了教学的实际意义。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中所学的知识点中,能够真正的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微乎其微,这里的运用主要是指在考试中的应用。即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灵活的应用在各项考试中。尽管这显得十分狭隘但很实际,这是现阶段应试教育大背景下的真实存在。
从这个等式里我们不难看出,要做到真正的理解,前提必须是记忆。所以我认为,不论是哪一学科的哪一个知识点,记忆都是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必要前提。试想如果学生连这个知识点都不能记住,都无法完整的将其复述出来,又谈何将其灵活的运用到考试中甚至是现实生活中呢?既然不能运用,理解也就无从谈起。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初中的所有学科中,地理应该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学科之一了。尽管它是一门副科,又属于文科。但它绝对不是向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的,只要是全部背过就能及格甚至是考高分。特别是初中一年级的地理课本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应该是比较难得一节内容了。这节课里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山谷和山脊的区分”让很多学生头痛不已。在地图上区分时就一个原则: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对于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前提仍然是记忆,学生只有记住了区分的原则,再实际应用到所联系的题目中,才能够真正理解。也才能够真正的运用到今后的现实生活中。
其实,不只是地理这一门学科,其他所有学科都是这样的。所以,我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某一个知识点应该首先让学生记住,再通过练习各种各样的题目加深记忆,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要学生理解,不要死记硬背。毕竟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多,理解和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不尽合理。作为老师不应急于求成,追求一步到位。而应该悉心指导,耐心教育,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让学生学会学习。